社保養老金:真的夠用嗎?
社保養老金是中國養老體系的安全墊,隨著老齡化率的快速上升,雖然勞動力繳納的五險一金在不斷增加,但支付金額的增速遠高于繳納的增速。根據養老金替代率指標,中國的這一指標已進入下行周期,從過去的70%一路下滑到2017年的45%,而根據國際標準,45%的替代率意味著居民退休后的生活質量將大幅下降。
房產養老:門檻高、租售比低
在很多中國人尤其是老一輩人的眼中:有房才是家,房子可以用來住,還可以用來養老。
但房子真是一種不錯的養老方式嗎?房產的特征之一是單筆投資額大,需要足夠的資金實力才可以承擔得起,且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房產在總資產中占據了很高的倉位。再來看房產的投資回報,我們根據全球經濟數據網2018年10月的數據,統計了10個一二線城市的年化租金收益率,幾乎全部在2%以下。
商業保險:收益低、退保成本高
與存款類似,保險的低風險同樣對應了低收益,雖然高于銀行存款,但如果剔除掉通貨膨脹的影響,給養老金帶來的長期增幅依舊有限。很多投資者過于重視養老金的“保本”“低波動”,卻忽略了“收益”的重要性。相對來講,養老保險可能更適合于接近退休年齡、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且必須在投資于養老保險的同時,留出足夠的應急資金投向流動性佳的資產;而對于距離退休時間長、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保險并非養老最佳選擇。
公募基金:海外主流養老投資方式
對于30歲-50歲的投資者,養老金跨越了從工作、到退休、到死亡近幾十年的生命歷程,完全可以“長線長投”于預期收益更高的公募基金。銀河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的過去12年間,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別創造了11.1%和9.6%的平均年化回報;同時,公募基金在各類養老金的委外管理中也創造了不錯的成績,自管理以來幫助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分別實現了8.4%和6.3%的年化收益,在各類管理人中業績排名第1。(數據來源: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截至2017年底)。
每一位投資者,都要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和投資需求,選擇最匹配的養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