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市場分割造就中國影子銀行
導語: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楊看來,從全球眼光看,中國的影子銀行也存在著金融創新的成分,只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和市場的分割,造成了現在影子銀行的問題,下一步應該努力找到對于影子銀行的改革方向。 |
上周貨幣市場出現的一系列異動,不少人將其的根源歸結于影子銀行的超常規發展,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楊看來,從全球眼光看,中國的影子銀行也存在著金融創新的成分,只是因為制度的不健全和市場的分割,造成了現在影子銀行的問題,下一步應該努力找到對于影子銀行的改革方向。
李楊是在6月21日舉辦的“2013中國財富管理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的,該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家嘴研究基地財富管理研究中心和孚龍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李揚及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殷劍峰、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到會并發表演講。
2013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轉型艱難,社會財富日益增長,投資渠道相對狹窄,影子銀行風生水起,銀行的影子跌宕起伏。
“從去年以來,中國金融業實現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越來越顯示出某種根本性,20日我們貨幣市場上出現的情況,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重視這里面的問題。”李楊說,不少人認為這一系列的變化與中國影子銀行的發展是有很大關聯的。
“我們關注這個事情是在危機之后,雖然開始關注了才發現它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在危機之后,大家在討論危機原因的時候,不斷說影子銀行,表外、場外、機構外,由于發生的三外,監管當局捕捉不到它的信息,更談不上對它的監管而它在外面發展的非常大。”在李楊看來,“發生在外面,規模又很大,又由于特殊的運行機制,杠桿率很高,很自然,大家把危機的原因歸結于影子銀行的發展。”
李楊還表示,影子銀行這個事情很復雜,用全球眼光看,這也是一種金融創新,可以在影子銀行發展當中尋找非常豐富的營養,“這是要肯定的,還應當在比較的基礎上,找到我們影子銀行因為制度不健全、市場分割造成的,從而找到下一步改革的方向。”(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勇 )
從“中國大媽”看金融體制
導語:一方面是儲蓄利率低,另一方面是投資渠道少,“中國大媽”可以做出的選擇并不多。可以說金融體制若不市場化改革,中國大媽們的積蓄保值增值的愿望就難以實現。 |
國際黃金市場至今仍跌跌不休,“中國大媽”從被媒體爆出之后不斷受到各種評判和解讀,“中國大媽”為何用辛苦積攢的錢押注黃金?或許可以從這一現象背后發現中國金融制度的問題。
中國的儲蓄率向來很高,高儲蓄率與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以及國內投資渠道太少都有直接關系,后者對于儲蓄率高企有著最為本質的影響。同時,人為壓低的利率與高儲蓄率形成合力,將很多投資者推向了黃金市場。 中國的金融體系以國有銀行為主,企業的融資也是以銀行貸款為主,直接融資的比例偏低。政府實行低利率的政策來拉動投資,中國能實現較高的經濟增長水平,某種程度上也得益于此。那么值得討論的是,這個體制的受益者與受損者分別是誰。
中國金融制度的受益者一個是銀行本身,另一個則是國有企業,他們有兩個共同點:國有和壟斷。2012年,2400多家上市公司的總利潤構成中,16家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占比竟高達53.57%,讓人不禁驚呼銀行正在“剝削”國內實業。另一方面,國有企業不僅從銀行得到貸款相對容易,其支付利息水平也比其他性質的企業要低,天則經濟研究所在《國有企業的性質、表現與改革》一文中曾估算在2001年到2008年的8年間,國有企業少支付利息竟達2.85萬億之巨。
這種制度安排下的受損者是民營企業和儲蓄者。儲蓄者把錢交給銀行本是想得到關于資金時間成本的補償,但事與愿違,國內貨幣供應量近幾年的大幅增加所造成的通脹水平遠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要高。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曾對中美兩國的通脹水平做過對比,2000年到2012年間,中國統計局公布的CPI累積上漲31%,同期間美國累積上漲36%,按統計數據,人民幣的購買力相對來說理應更強,但現實卻完全相反。人為壓低的名義利率水平與高企的實際通脹水平,共同決定了一個事實:儲蓄者在補貼銀行以及銀行背后的國有企業。
民營企業作為金融制度的另一受害者,想從銀行得到貸款要比國有企業困難得多,這也給民間借貸與地下錢莊的發展打開了一扇門,但政府并沒有給民間借貸合法身份,使得民間借貸不能正常發展。近幾年屢有涉及大額資金民間借貸案發生,究其根本就是沒有打破金融壟斷,沒有給民間借貸正常發展的法律地位與良好環境。
儲蓄的低利率也開始導致“金融脫媒”現象的發生,激勵著人們把錢從低利率的銀行中抽脫出來,想別的辦法增值,甚至去放高利貸。儲蓄者在銀行的壟斷體制下不能獲得所被占用資金的補償,他們當然會選擇把錢投資到其他領域中,“中國大媽”只是其中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群體。把錢投資到銀行存款外的其他領域也并非那么容易。按投資方向的不同,投資大體可分為金融投資與實業投資。國內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領域實在太少,最具代表性的是股市,但股市制度的缺陷以及其“十年零漲幅”的表現讓人望而卻步。
實業投資環境也并不比股市更能吸引人。在國有經濟主導的前提下,民營企業很難與國有企業公平競爭。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11年中國500強企業發展報告》稱,中國5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的利潤僅占總額的18.12%,而在占比高達81.88%的國有企業中,最為突出的當屬三大石油公司以及五大國有銀行,其利潤額在全國500強中占比分別達到10.71%、26.13%。雖然國內曾經針對民營企業投資受限問題出臺過新、老“36條”,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在一般投資領域受抑制的投資環境下,房地產市場與藝術品市場是兩個例外。房地產自不必言,門檻相對高的藝術品市場也受到熱捧甚至炒作,從當今電視里眾多的鑒寶節目中即可看出,除古玩、賭石之外,一些把玩用的核桃、蜜蠟等都吸引了大批投資者。
這段時間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額寶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意味著人們又多了一個投資渠道。但6月21日證監會稱余額寶違規,其生存前景也不太明朗。
一方面是儲蓄利率低,另一方面是投資渠道少,“中國大媽”可以做出的選擇并不多。可以說金融體制若不市場化改革,中國大媽們的積蓄保值增值的愿望就難以實現。
(經濟觀察報 王繼林/文作者為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銀行理財:存在即合理?
導語:最早“理財”業務的誕生其實是為了逃避銀行的利率管制,利用理財的方式“高息攬存”。 |
2013年以來,對于銀行理財和影子銀行的討論越來越激烈,而監管層也不斷發文加強對銀行理財的規范,那么銀行理財的存在是否合理呢,理財的未來發展會怎么樣呢?
最早“理財”業務的誕生其實是為了逃避銀行的利率管制,利用理財的方式“高息攬存”。因為我國沒有實行利率自由化,由央行管制,銀行為了競爭吸收存款不得不“另想辦法”。從外幣業務最先開始,一些銀行推出了外幣結構性存款,以提供高于普通存款利率的形式,吸收存款。進而蔓延到人民幣業務,通過投資債券等方式,讓存款人能取得高于存款的利率,并將之命名為“理財”。
而銀行理財業務從2004年9月光大銀行推出首只人民幣理財產品以來持續迅猛發展,截至2012年底,存續銀行理財產品3.1 萬支,資金余額6.7 萬億元。從商業銀行、客戶、企業等角度來分析,可以看出銀行理財持續發展的必然性。
首先,中國本身就是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這是理財能夠發展的基礎。居民收入由于缺乏較好的投資途徑,大多存在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較高,用來提高收益,活期存款利率較低,用于滿足日常的流動性。而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期限較短且利率遠高于活期存款,剛好滿足了居民投資的意愿,所以理財產品一推出就得到了市場的追捧。
其次,對于銀行來說,理財服務的推出能夠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存款,在滿足貸存比的同時增加了房貸額度,提高銀行自身的收益。同時通過理財業務,將資金轉移到表外,加強銀證、銀信等合作,繞過銀行對于貸款企業主體資格的限制,進一步提高了資金的收益率,也增加了銀行自身的中間業務收入,但也存在著表外風險表內化的問題。
第三,實體企業方面,從社會融資總量快速增長可以看出企業的融資需求在不斷回升。由于銀行機構對于企業額度和資質方面有較多的限制,導致一些評級較低的企業采用發債或者信托渠道來融資,理財資金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投資到這些領域。按2012年末理財的時點余額大概7萬億計算,即便只有50%的資金表外化,絕對量也在3.5萬億左右,因此,從社會融資方面考慮,理財是對表內信貸的有效補充,對于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可小覷。
因此,從上述三方面分析來看,銀行理財的發展壯大具有深刻的需求原因。從宏觀角度看,實體經濟對于資金的需求較為旺盛,新增人民幣信貸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理財適時的出現為市場注入了流動性。目前社會融資總量中新增人民幣信貸的占比越來越小,意味著企業直接融資的比例逐漸提高,這也是影子銀行規模不斷擴大的原因。而作為影子銀行重要組成部分的銀行理財,也發揮了金融向實體輸入流動性的部分功能。
如果停止理財業務,那么市場流動性將會產生7萬億的資金缺口,接近全年的新增信貸規模,必然會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產生較大的沖擊。資金的供不應求很可能會造成資金價格的暴漲,產生需求引致的資金價格通脹。
事實上,銀行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就是銀行不斷金融創新的過程,每次監管新規的頒布都為理財產品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聯系到目前國內典型的“金融熱,實體冷”的現狀,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的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發展節奏不一致。基于刺激經濟復蘇的目的,金融領域不斷向實體經濟輸血,由于資金的稀缺性,政府只能不斷舉債融資,后果就是中國債務越來越高,而再融資的成本必然會相應提高。因此金融領域便通過不斷創新來提高融資的效率,但是高效率融資的代價就是融資的高成本。而實體領域中,內外需疲軟嚴重影響了經濟復蘇,很多行業產能過剩,一部分企業急需資金來維持自身的現金流不發生斷裂,還有一部分企業則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得相對廉價資金,然后投資較高收益率的金融產品,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便是其中之一。這樣便帶來了“金融熱,實體冷”的現象,表現為社會融資的大增卻沒有帶來經濟增速的提升。
那么金融過熱是否意味著理財就該停止呢?除了上文提到的理財對于流動性的影響,如果停止理財業務,那么居民儲蓄中用于理財的那部分資金會怎么辦?老百姓是否會又將這部分錢存回定期呢?理財高收益率“曾經滄海”的感覺不會那么容易忘記,在銀行推銷理財的時候給顧客大量灌輸了通脹等概念,加之國內久控不降的房價,居民很可能會加大對房地產的投資或者其它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如民間借貸,后果必然是助推這些高風險投資的泡沫,而一旦泡沫破滅,中國經濟很可能會重走美國的危機。
那么,是否有一種合理的方式既能防止商業銀行表外風險表內化,又能提供類似理財的高收益服務呢?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能夠發現,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可以擔當此類職責,設計專業的產品,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顧客,同時由于其管理的資產規模較大,通常能夠起到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因此,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發展,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或將逐漸代替商業銀行成為理財產品的主要發行與管理機構,而在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的壯大與發展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此期間,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仍會存在并不斷創新。
(經濟觀察報 郭強/文作者為銀行業從業者)
本文網址:http://www.365anquan.com.cn/Newsview.asp?id=272